你尚未認證為創(chuàng)作人或影視公司,認證即可享有:
伴隨著ALEXA Mini LF - Arri的發(fā)布,大畫幅成為了這段時間,圈子里討論的一個熱門話題。不少人心潮澎湃,直言大畫幅數(shù)字攝影機的普及,將會創(chuàng)造出一種截然不同的畫面感受。
關于為什么大畫幅看起來不同于傳統(tǒng)的S35,時下也有很多觀點,大部分最后都總結(jié)為景深的減小。
這當然沒錯,大畫幅攝影機為了獲得和S35攝影機相同的視角,需要更長焦段的鏡頭,這就導致了景深減小。
就拿ARRI?Mini與ARRI Alexa LF/Mini LF來說,景深可以減小高達50%。
但事實僅此而已嗎?
最近,國外一位技術(shù)大拿,從業(yè)20多年的攝影老師傅,ARRI, Inc.電影鏡頭專家Art Adams,就親自上手做了一次測試。
我們一起來看看,大畫幅到底有什么不同?
畸變測試
我們知道,長焦鏡頭的畸變校正比較容易,失真較少。
而大畫幅攝影機需要比S35攝影機更長的鏡頭來捕捉廣角畫面,所以可推理出,在拍攝廣角、遠景(Long shot)的情況下,大畫幅攝影機造成的鏡頭畸變和失真會更少,也擁有更好的“沉浸感”。
不過,現(xiàn)代電影鏡頭對于畸變都有不錯的改善,那么大畫幅和普通S35之間的畸變會不會相差很大呢?
這就是我要做的第一個測試,我比較了兩套經(jīng)過良好校正的電影鏡頭:ARRI Master Primes和ARRI Signature Primes。?
ARRI Master Primes?T1.3 /Signature Prime T1.8
Master Primes是一款在光學上幾乎完美的電影鏡頭,而Signature Primes則是擁有現(xiàn)代和經(jīng)典兩重特性的鏡頭,不過失真并不屬于這些經(jīng)典屬性。
Master Primes只涵蓋了S35畫幅;Signature Primes則覆蓋了大畫幅。
?
我們來看看對比:
ARRI TSR??(老鐵Chase Hagen的頭被我固定住了)
我找來了老鐵Chase Hagen做我的模特。我們在一臺ARRI Alexa LF上拍攝了兩次:一次是使用Master Prime拍攝3.2k,另一次使用Signature Prime拍攝4.5k,攝影機在兩次拍攝之間保持靜止。(3.2K是我做工作最常用的分辨率。)?
25mm Master Prime,3.2K,T1.8【S35】
35mm Signature Prime
?LF Open Gate (4.5K), T1.8.【大畫幅】
?
分屏,左邊是Master Prime / 3.2K,右邊是Signature Prime / 4.5K。Signature Prime背景更柔和,產(chǎn)生了更好的“空間感”,但這些鏡頭的失真都得到了很好的校正。(其他鏡頭,尤其是老鏡頭,可能不行。)
我看不出兩者的畸變和失真有什么不同。我注意到的是Signature Prime比Master Prime在顏色感受上更溫暖,并且對于背景的再現(xiàn),更加有活力和對比,即使是在它質(zhì)感很柔和的情況下。
Signature Prime表現(xiàn)出比Master Prime更多的漸暈,這主要是因為它的光圈是全開的,Master Prime的光圈不是(Signature Prime最大光圈為1.8,Master Prime最大光圈為T1.3)。
我發(fā)現(xiàn)除了每個鏡頭的特性和由于大畫幅減小的景深之外,它們之間沒有其它明顯差異。
如果你想知道在3.2K到4.5K之間,換算系數(shù)的計算方法,可以看本文末尾。很簡單,也很有用,但可能不是每個人都感興趣。
關鍵是你要知道,在Mini的3.2K和Alexa LF的4.5k(或2.8K HD和UHD)之間獲得等效視角,需要使用什么鏡頭: 找到相應標準的焦距即可
25mm (Mini) > LF 35mm (LF or Mini)
35mm (Mini)?> 50mm (LF or Mini)
50mm (Mini) > 75mm (LF or Mini)
75mm (Mini) > 100mm (LF or Mini)
每一個焦段的變化,都會讓景深減少一半。
景深、透視和深度
大畫幅與S35的最大區(qū)別在于景深的減小。對于那些喜歡拍攝柔焦背景的人來說,大畫幅會有明顯的優(yōu)勢。
ALEXA Mini LF 官方宣傳圖
我在工作中,發(fā)現(xiàn)S35在T2時,景深變得很合適。我大部分時間做的是廣告攝影,我發(fā)現(xiàn)T2.8對于現(xiàn)代人們的品味來說,常常顯得太過銳利。不過在大畫幅下,這通常相當于T2在S35中的感受。
在超過T2的情況下拍攝可能會有問題。在大光圈鏡頭(fast lens)上,T1.4實際上是F/1.2或F/1.3,球面像差很難糾正,這會導致大光圈下的焦點發(fā)生明顯的偏移。這也被稱為“球差引起的焦點偏移”。
ps:球面像差:球面鏡不能將所有光線聚焦在同一點,透過鏡片邊緣進入的光線會偏離焦點形成像差。尤其在大光圈的時候,有較多光線可以通過鏡片。最明顯就是一些光點會虛化成一團光,這是由于邊緣位置進入的光線與中心聚焦的偏差較大所致。
要改善這種問題,可以將光圈收縮。而鏡頭設計上亦可以利用特別的凹、凸透鏡組合修正折射角度?,F(xiàn)代鏡頭則愛用非球面鏡來修正這種問題,尤其是對于恒定大光圈的鏡頭,鏡片直徑大,球面像差也越明顯,所以有些高級鏡頭可能有多達三片非球面鏡。?
在我職業(yè)生涯早期,看到過這樣一個例子:一家鏡片制造商發(fā)布了一系列鏡片,它們對這種異?,F(xiàn)象非常誠實:孔徑小于T2.8的鏡頭上有一個黃色的目標值,孔徑大于T2.8的鏡頭上有一個藍色目標值。
(在T2.4下拍攝會有點令人頭疼)他們知道,當在大于T2.8的鏡頭下拍攝時,如果鏡頭聚焦在稍微不同的一點,做一些修正,畫面看起來會更清晰。
許多有經(jīng)驗的攝影師,會手動修正這個不足。而在大畫幅攝影機中,你不需要使用那么大的光圈,也能得到同樣小的景深,“球差引起的焦點偏移”問題有所改善。
或者,你也可以在那個大光圈上工作,拍攝出比S35更柔和的背景。我看過自己的ARRI Signature Primes定焦鏡頭,在T1.8下拍攝的畫面,看起來好像在拍攝主體對象和背景之間有一個水覆蓋的窗口一樣,是一種非常夢幻的視覺感受。
ALEXA Mini LF 官方宣傳圖
景深的減小對“大畫幅視覺感受”有多大影響?這是我和攝影指導Matt Siegel做的第二次測試。
我們正在一個小房間里拍攝,使用ARRI Alexa LF 3.2K 與4.5K?Open Gate modes模式,在相同的位置、相同的視角和相同的T-stop下,拍攝了一組畫面。
PS: LF Open Gate提供最大傳感器區(qū)域(36.70 mm x 25.54 mm)和最大分辨率(4448 x 3096 photosites)。 這種傳感器模式由全畫幅鏡頭,ARRI Master Macro 100和一些帶有擴展器的Super 35鏡頭所覆蓋。最大幀速率為90 fps。?
在你看下面的視頻之前,我要告訴你重點應該關注什么:
1、背景物體的形狀會隨著它們偏離焦點而變大。這可能會使柔和的背景感覺更近,同時也會由于背景柔和感的增加,讓前景和背景之間產(chǎn)生更大的分離感。
2、廣角鏡頭縱深感很強,因為它們具有更好的透視效果,并且沒有與前景沖突的硬邊(hard edges),感覺更加“平坦”(flatter)。同時畫面保持了明顯的層次感,好像是由幾組“不連續(xù)的層”組成的一樣。(這種感覺類似使用70mm膠片拍攝的廣角鏡頭所產(chǎn)生的那種層次感)前景幾乎是被切開,然后放在柔和的背景上一樣。
3、相同焦距的變形鏡頭和球面鏡頭,在相同的傳感器大小下,具有相同的景深,但是球面鏡頭會有更柔和的背景。
ps:常見的鏡頭稱為Spherical Lens,即球面鏡頭,成像效果如下圖右側(cè)上面第一幅畫面。而變形鏡頭Anamorphic Lens可以獲得更好的沉浸感,成像效果是下面的畫面。?
比如,我們在ARRI Alexa LF上,使用變形鏡頭和球面鏡頭在UHD模式下拍攝。
相同的傳感器尺寸,球面鏡頭在兩個軸上焦距相同,但變形鏡頭的水平軸是垂直軸的一半,物體在垂直方向上通常會變的柔和,但在水平方向上,則會更加銳利一些。所以,球面鏡頭往往能夠產(chǎn)生更柔和的背景。
在視頻的最后有一個例子。我對背景圖片進行了放大,能夠看到球面鏡頭對水平和垂直幀邊的柔化效果是一樣的,但變形鏡頭對垂直幀邊的柔化效果沒有球面鏡頭那么好。
由于鏡頭的一些原因,我無法完美的匹配焦距,所以不得不將75毫米球面鏡頭放大一點,我想你會明白我在說什么。
我稍微調(diào)整了一下3.2K的圖像大小,使它與4.5K的圖像完美匹配。這就是你在圖像周圍看到小的黑色條紋的原因。
Signature Primes被設計成通用鏡頭,所以它們在S35和大畫幅下都能很好地工作。
與3.2K的畫面相比,大畫幅下背景比前景更大。當背景的高光滲入周圍的暗部區(qū)域時,曝光有明顯的下降。你可以認為這是一個優(yōu)點——尤其是在HDR影像中——因為高亮處仍然可見,但不會太過于分散注意力。
我在大畫幅拍攝的畫面中感受到的那種“深度感”和“層次感”,與背景墻上失焦圖片尺寸的增大有一定關系。另一方面,背景中的硬邊在大畫幅中要柔和得多,我的眼睛無法明顯注意到它們。
前景中的女人就像在她自己的一個獨立層次上(depth layer),與其它層有一種明顯的抽離感。?
ARRI Master Prime. 25mm, T2.(S35)
ARRI Signature Prime. 35mm, T2.(大畫幅)
畫面中的女人很明顯是在最前面的一個層次,其中也包含前景的書架。
這名男子則感覺在第二個層次,其中包含了畫面左側(cè)的書架。
背景墻給人的感覺,則是第三個層次。?
在S35拍攝的畫面中,主體有一定突出;但在大畫幅拍攝的畫面中,顯然主體更加明顯。
我很喜歡大畫幅的效果。從某種程度上說,房間的透視感覺“更平”,但我對畫面“層次和深度”的感知更強烈。
ARRI Master Anamorphic. 60mm, T2.?
ARRI Signature Prime. 75mm, T2.?
畫框的水平邊緣比垂直邊緣更薄。
畫框邊緣在兩個尺寸上都是同樣柔軟。
值得一提的是,在2.39:1的寬銀幕畫面中,我感受不到剛才那種“分層深度”的感覺。
我以前注意到,數(shù)字攝影機拍攝1.5:1的靜止場景和16:9的移動場景相比,更高的畫面,通常會讓人感覺更有“層次感”和“深度感”。
我認為這應該是心理作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圖像的大小。在這里,變形寬銀幕畫面不像上面16:9的畫面那樣,有豐富的“層次感”。
不過,如果把它們投射到一個大屏幕上,我想應該就有感覺了。
在結(jié)束之前,我還要提到另外兩件事。
首先,我和DP Matt Siegel都認為,2.39:1的大畫幅畫面讓我們更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當我給他看這兩個視頻時,他被震驚了:他說在這兩種情況下,都覺得畫面“包裹”著他,有強烈的沉浸感。
正如上面提到的,當你在小屏幕上看變形寬銀幕的畫面時,似乎沒有那么強烈的層次感。但是Matt在我們影院的大屏幕上看到這些畫面時,效果非常明顯。
我個人的猜測是,球面鏡頭畫面沒有背景失真,造成了強烈的沉浸感,而變形寬銀幕鏡頭的失真和略顯銳利的焦外成像,則緩和了這種沉浸感。
最后,當我們在非常小的屏幕上觀看時,大畫幅增加的“深度感”也是很明顯。
S35 (3.2K).
?LF (4.5K Open Gate).
在大畫幅下,柔和的背景能夠在小屏幕上創(chuàng)造出強烈的“空間感”。
盡管我一般只在大銀幕上看電影,但在長途飛機和ipad上我看了很多電視節(jié)目。雖然移動端并不是一個完美的觀影平臺,不過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影片在上面發(fā)行。
所以,作為一名電影從業(yè)者,你不得不去關注它。
現(xiàn)在,跟著我做一些簡單的數(shù)學運算
為了匹配3.2K和4.5K之間的視角,我不得不在4.5K使用更長的鏡頭。問題是,“到底多少才合適?”
在查閱PCam后,我發(fā)現(xiàn)4.5K的35mm鏡頭的視角與3.2K的25mm鏡頭的視角是匹配的。
這是一個大約1.4倍的“crop factor”。
25mm * 1.4 “crop factor” = 35mm
我進一步研究了一下,看看它是否適用于標準鏡頭范圍。
確實如此:
18mm * 1.4 = 25.2 (or ~25mm)
25mm * 1.4 = 35mm
35mm * 1.4 = 49mm (or ~50mm)
50mm * 1.4 = 70mm
70mm * 1.4 = 98mm (or ~100mm)
如果我們將一組焦段標準數(shù)考慮為18、25、35、50、75和100,那么從3.2 k轉(zhuǎn)換為4.5 k只需要對應下相應的焦距就行。
當ARRI從HD轉(zhuǎn)換為UHD時,這個規(guī)則也大致正確(1.33 vs. 1.4 會有點不同,但大致規(guī)則是一樣的,這也讓焦距轉(zhuǎn)換變得更容易)。
這也適用于稍微不同的焦距,如16mm和24mm,但對于不太常見(但非常有用)的焦距,如40mm和65mm,它的效果不太好。
通過一些基本的劃分,可以很容易地確定任意兩個傳感器的“crop factor”。將大型傳感器攝影機的水平像素數(shù),除以小型傳感器攝影機的水平像素數(shù),這就是乘數(shù)。如果攝影機的配置是拍攝具有相同長寬比的圖像,則將較小攝影機的焦距乘以乘數(shù),以找到在較大攝影機上具有相同視角的焦距。
比如:
ARRI Mini, 3.2K mode: 3200px wide
ARRI Alexa LF, 4.5K open gate: 4448px wide
Multiplier = 4448px / 3200px = 1.39 (or round off to 1.4)
如果我用一個25mm鏡頭在ARRI Mini拍攝3.2K,那么就需要使用35mm鏡頭才能在ARRI Mini LF上,拍攝相同的視角(25毫米* 1.4 = 35毫米)。
需要注意的是,這在不同長寬比的畫面中不起作用,因為你只能計算水平或垂直角度的視角,使用對角線進行匹配。例如16:9到2.39:1,不會產(chǎn)生有意義的結(jié)果。
最后翻譯到吐血的小編有話說
由于本文干貨太多,部分細節(jié)可能觸及到小編的知識盲區(qū),難免有所紕漏,所以小編也將原文奉上,大家可以前去品閱。
原文:https://www.provideocoalition.com/quantifying-the-large-format-look/
內(nèi)容由作者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附以原文鏈接
http://www.zuisun.cn/news/5215.html全部評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圖片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