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源自于生活,這句話很適用于韓國的電影表達。如李滄東導演,他非常擅長通過一些小人物的故事,來挖掘那些被生活隱藏的事實和人性中最感人的一面,讓觀眾關注到韓國社會的變化。
李滄東是作家出身,一部侯孝賢的《風柜來的人》,讓他感到電影拍出了自己的秘密,致使他開始探索電影,從而成為了一名走向國際的韓國導演。繼《綠洲》和《密陽》之后,《燃燒》是李滄東第三部代表韓國參選奧斯卡的作品。
影片根據(jù)村上春樹1992年發(fā)表在《紐約客》上的小說《燒倉房》改編,同時也受到了美國作家威廉.??思{《燒馬棚》的影響。通過一樁年輕女子失蹤案反應現(xiàn)代韓國社會中年輕人的無助和憤怒,由三個經歷各不相同的年輕人:鐘秀、Ben、惠美相遇后,組成彼此之間的愛情故事。
在平遙國際電影展的大師班論壇上,我們很榮幸作為國內在大銀幕上觀看《燃燒》的首批觀眾,影片放映過后,李滄東導演親臨現(xiàn)場,為大家分享了《燃燒》的制作幕后和個人的創(chuàng)作經驗,我們用圖文蓋樓方式在論壇時進行了直播,文章根據(jù)現(xiàn)場對談文字整理。
【大師班】李滄東:燃燒的詩
主持人:賈樟柯(平遙國際電影展創(chuàng)始人)
嘉賓:李滄東
從作家到導演
賈樟柯:在八九十年代時,李滄東導演是韓國著名的作家。從文學到電影的過程中,是什么原因轉變成為一名電影導演?在最初從事電影的年代里,經歷過什么?
李滄東:最開始從作家轉為電影導演的原因非常復雜。如果一定要說其中一個原因的話......跟我個人有關。當時身為作家,也有很多作品寫的不好,那時一晚上輾轉反側也寫不出一句話,就想如果能有人來代替我,把我頭腦中的想法表現(xiàn)給大家就好了。后來,我就當上了電影導演。其實,電影導演不像寫小說那樣需要自己花費很多的心思,雖然有時要與編劇討論如何寫劇本,但自己親歷親為、動腦筋的事情,卻沒有寫小說時那么多。我并不是說寫了小說就能拍電影,因為拍電影與寫小說有非常大的區(qū)別。在寫小說時,我并不能像村上春樹那樣暢銷的作家,在一個最廣的幅度上與讀者朋友進行溝通和交流。但是,作為電影導演之后,我就可以與更多的觀眾分享我的想法,這也是成為電影導演的一個契機。
起初,在拍電影時,我借鑒過一些韓國傳統(tǒng)電影的拍攝手法。我覺得,在當作家時,更多在表達自己的想法,而電影導演需要在更大的層面上與更多的人進行溝通。所以,如何與更多的人達成有效的溝通,是我一直思考和苦惱的一個問題。
賈樟柯:請您講講第一部作品《綠魚》,是如何完成這部影片的?
李滄東:《綠魚》是在1997年推出的,那時的韓國電影產業(yè)正處于低谷階段,當時,給人錢也不會去看電影。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通過電影作品來與更多的觀眾進行溝通,是非常困難的,也只能拍類似于《綠魚》這樣的作品。當然,我們在選擇《綠魚》的同時,在影片中也進行了非常多的嘗試,其中就包含了一些當時人難以接受的東西。
賈樟柯:請您談談指導演員表演的方法。
李滄東:對于指導演員演技的方法,可以說有一百萬種也不為過。在現(xiàn)場時,我經常對演員說這樣一句話:“不要以單純演戲為出發(fā)點?!北绕鹬笇麄內绾伪憩F(xiàn)人物的性格和情感,我更希望他們能夠自發(fā)地通過自己內心的理解和感悟來表現(xiàn)。但并非我說的那么簡單,演員都有一種強迫癥。他們都有非常強烈的表現(xiàn)欲望,同時也會受到各方面的干擾,所以在理解人物和感情上,是非常困難的。我所做的工作就是在他們表演時,更好的幫助演員,讓他們不受到外界的干擾,可以從自己的內心來更好的理解人物的情感。但是,導演經常會在現(xiàn)場指導時,自己也不自覺的陷入對角色的理解中,從而影響演員對角色的闡釋和發(fā)揮。
影片《燃燒》的創(chuàng)作
賈樟柯:在這幾年里,李導的大部分題材都與憤怒有關。請您談談為什么決定拍攝《燃燒》這部影片?
李滄東:在過去的八年中,我一直通過創(chuàng)作來思考一些問題,比如今后的電影方向;如何通過電影與觀眾進行更好的溝通;當今社會存在最嚴重的問題是什么。通過這些思考,我發(fā)現(xiàn)不管世界上哪一個國家,哪一個人種,哪一種文化,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現(xiàn)在人群都普遍處于一種憤怒的狀態(tài),所以我想對其進行深入的探究
之所以拍《燃燒》這部電影,早前我和編劇吳正美對于如何拍攝關于憤怒題材的電影進行了很多思考,為此也寫了很多劇本。后來,日本NHK電視臺向我提議將日本的一短篇小說改編成電影,于是吳正美選擇了村上春樹的小說,并開始構思。雖然,村上春樹的這部小說看起來與我的主題“憤怒”沒有任何關系,但是隨著深入理解之后,就會發(fā)現(xiàn),它是有一些內在聯(lián)系的。
賈樟柯:《燃燒》從小說到電影的改編上,您做了哪些調整,在導演上有哪些思考?
李滄東:村上春樹的這部小說圍繞一個小的謎團而展開。第一:主人公到底有沒有燒倉庫;第二:小說里的女主角到底有沒有消失。通過小說里的疑團,經過一些電影上的處理,就可以把它延伸到更多的疑問上。我認為,解決回答電影中存在的這兩個疑惑固然重要,但我更希望把電影中的疑問延伸到對生活的思考上。比如究竟什么是生活?我們看到的東西是否是真實存在的?生活中的困難到底是什么?我希望通過這種思考來引發(fā)觀眾對于生活本質的思考。
賈樟柯:《燃燒》的主人公是位年輕人,所以,您對韓國當下年輕人的生活以及日常困境有怎樣的觀察?對您來說,怎樣理解現(xiàn)在的中韓年輕人?
李滄東:中韓兩國年輕人是不一樣的。中國正處于飛速發(fā)展的階段,但是韓國年輕人可能正面臨著畢業(yè)后就業(yè)困難的處境、生活成本大幅上增,以及房價上漲的壓力。一方面是出于現(xiàn)實的窘迫,另一方面是整個世界、整個生活環(huán)境的改善。這樣的對比,就顯得韓國年輕人對生活沒有希望,這是韓國社會面臨的很大問題。比如在《燃燒》這部電影里,其中一個主角叫Ben,他是一個非常神秘的富二代。他知道社會是存在問題的,但是他并不知道具體問題是什么。因為這種思想上的差距,導致他對生活的無力感更加強烈,也就使得一些憤怒被更加深刻的掩藏起來。
給青年創(chuàng)作者的建議
賈樟柯:您對即將從事電影創(chuàng)作的青年電影工作者有哪些建議?
李滄東:我認為最重要一點是,需要思考如何通過電影來與觀眾進行溝通,不管是選擇拍攝商業(yè)電影,還是選擇拍攝自己的獨立電影,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溝通方式。比如很多獨立電影,雖然看起來具有非常高的藝術性,但它們也在探尋如何與觀眾之間進行溝通,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初心。
雖然電影導演是一個非常辛苦的職業(yè),但演員同樣也非常辛苦。因為他們不一定能拍到自己想要的角色,更多是處于一種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在這樣的情況下,希望新人演員在接受角色的時候,要更多地進行思考,將這個角色演繹成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有自己特性的角色,而不是在大街上隨處可見的普通角色。
提問:作為電影創(chuàng)作者,想向您請教一下,如何用一些具體的細節(jié)來表現(xiàn)自己的思想?
李滄東:這是一個看起來比較簡單,卻非常難回答的一個問題。如果你在細節(jié)上不能更好的打動觀眾,那么這部電影就是沒有任何力量的。正是因為細節(jié),才能夠更好的打動,或者是更好的對電影進行闡述。這也是所有電影人所面臨的問題,我認為細節(jié)其實并不是通過仔細思考得來的,而是通過一些偶然的機會來發(fā)現(xiàn),然后進行更深的挖掘,這樣才會有更好的刻畫。
提問:您在每一部作品里都有對宗教進行一些詮釋,同樣也出現(xiàn)在《燃燒》中,對于人與宗教的關系,您是如何看待的?
李滄東: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痛苦,有的痛苦在生活中無法得到排解,在這種情況下,宗教也許會成為我們唯一的寄托。我并不是很確定我們是否可以通過宗教獲得幸福,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宗教確實能給我們很多安慰。但是,由于過度的信仰宗教,有時也會導致一些困難,比如歷史上也會有因為宗教而爆發(fā)戰(zhàn)爭的情況。雖然,我對宗教有一定的關心程度,但我更關注的是,信仰宗教的那些人群為什么信仰宗教,宗教給予了他們怎樣的影響,以及宗教和人之間的聯(lián)系。
提問:《燃燒》中,女主角在夕陽下跳舞,背景有一面韓國國旗在飄動,以及電視里播放著特朗普的講話,是否有一些政治性的意味?
李滄東:國旗作為一個國家的象征,賦予了一定的政治性意味,但是,在這里的女主角跳舞,我更多的是想表現(xiàn)出女性對于自由的追求。關于電影中出現(xiàn)特朗普演講的畫面,其實是想表現(xiàn)出韓國人日常政治生活的一面,這點不只是在韓國,在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大家關注政治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同時,我認為政治也是生活中要引發(fā)人思考的一個東西,希望通過電影來引發(fā)大家關于對這些問題的思考。
內容由作者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來源,附以原文鏈接
http://www.zuisun.cn/news/2440.html全部評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圖片
發(fā)表評論